朱永新委員:明天的責任,在今天你我肩上
又是一年春來到。在過去的10年中,我有幸當選過一屆全國人大代表,其后又擔任了一屆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。2008年至2018年這10年,既有每一個人經(jīng)歷的生活本身,又有全民族熱血澎湃的共同記憶。
郭紅松繪
10年,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,是一段漫長的歲月。這樣一段時光,如果融入了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,將會給個體生命鍍上璀璨的光芒。
10年,在一個國家的歷史長河中,只是一個短短的瞬間。這樣一段時光,如果締造著一個偉大民族的崛起,無疑將具有非同凡響的力量。
10年以來,我一直記錄著自己的參政議政生活。從自己的建議、提案、議案和常委會發(fā)言,到各地調(diào)研的情況與反思,再到與媒體、網(wǎng)友的各種溝通交流……
我把每年的兩會稱為“春天的約會”,從春的播種,到夏的耕耘,到秋的收獲,到冬的盤點,這是大自然的節(jié)律,也是生活的規(guī)律。一年四季,我保持著日出而作的習慣,幾乎雷打不動地清晨5:30起床,在上班之前讀書寫作,工作直到深夜而息。
還記得在擔任人大代表的一次兩會中,我寫了一篇短文,標題是《你若不稱職,將意味著67萬人缺席》。在文中我說,根據(jù)人大代表的選舉比例計算,城鄉(xiāng)平均約每67萬人中產(chǎn)生1名全國人大代表,因此我呼吁代表委員多一點角色意識,用心參會。
作為人大代表,作為政協(xié)委員,我稱職嗎?我常常問自己。
有時候,我也安慰自己:我是及格的。每一年,我都要立足于自己鐘情一生的教育事業(yè),輻射其他民生問題,提交出十余個提案、建議。圍繞這些,每一年我都會進行反反復復的調(diào)研、思考、寫作、修訂。
更多時候,我常常感到重任在肩卻力有不逮的慚愧:我怎樣才能做得好一些呢?在兩會上,薈萃著各方精英才俊,永遠能夠聽到真知灼見。作為代表委員,參加兩會不僅是為民生發(fā)聲的過程,同時也是向身邊的代表委員學習的過程。
“為執(zhí)政黨助力,為國家盡職,為人民服務(wù)。”這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的工作宗旨,也是我作為一名民進會員、人大代表、政協(xié)委員的使命所在。
作為代表委員,既要有從心靈上永葆初心的稱職,也要有從能力上游刃有余的稱職。面對未來,我們都是探索者。所有探索,都意味著既需要如履薄冰的謹慎,也需要勇猛精進的頑強。
10年所聞所見所思所行,讓我對中國的政治制度有了許多親身體驗,也曾經(jīng)出版過一些相關(guān)著作。前幾年到哈佛大學考察,就在其圖書館看到我寫的《我在政協(xié)這五年——一個民主黨派成員見證的中國民主政治進程》一書。當時我問圖書館管理人員,為什么會采購這樣的書?他回答說:“我們更關(guān)注個案,通過一個人的窗口,可以看到一個世界。”
我想,更準確地說,我像一滴水。今年春天,山西教育出版社將出版我的《見證十年——一個民主黨派成員見證的中國民主政治進程》一套十卷本叢書,我作為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親歷者、實踐者和維護者的現(xiàn)場見證,融匯在人民的海洋中,忠誠地反射著祖國太陽的光芒。
見證,不僅是為了見證,更是為了建設(shè)。我將永遠記?。好魈斓呢熑?,在我們今天每個人的肩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