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愛點亮每一盞心燈
——記全國模范教師王小倩
人物簡介:
王小倩,江蘇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學教師,民進會員。她師德高尚,教風嚴謹,勤于鉆研,樂于奉獻,她將德育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向,堅持不懈地實踐探索,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。她先后被評為江蘇省思品特級教師,市思品學科帶頭人,市首批德育專家培養(yǎng)對象;多次在省市區(qū)品德賽課中獲一等獎,在浙江、貴州、西藏、江蘇等地上品德展示課、做學術講座共計百余節(jié);多篇學術論文發(fā)表在省、市核心刊物上。獨立撰寫了由江蘇省教育廳組織,江蘇少兒出版社出版的家庭教育用書《家長必讀——五年級》;2014年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。
人物事跡:
“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,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,一顆心靈喚醒另一顆心靈,教育是充滿智慧的愛的藝術。” 這是江蘇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學特級教師王小倩的執(zhí)教理念。
用教育智慧感召學生
作為一名優(yōu)秀的品德教師,王小倩有自己的方式方法。她對犯了錯誤的學生絕不采用簡單粗暴的方法,而是以教育心理學為依據(jù),從學生實際出發(fā),選取設計最優(yōu)化的教育方案,對學生循循善誘,耐心教育,變“管”為“育”,處處體現(xiàn)“愛的智慧”。
學生把校園里的竹子損壞了,她沒有高聲呵斥、嚴厲批評,而是帶著孩子們一起打掃竹園、給竹子澆水施肥,通過養(yǎng)護竹子培養(yǎng)學生的愛心和責任感;有個學生沒做作業(yè),撒謊說忘帶了,她不戳穿,而是在校門口連等三天,終于使這個頑皮的孩子幡然悔悟、迷途知返;班里有一部分學生染上網(wǎng)癮,她在班級里開展了“上網(wǎng)利弊調查”綜合實踐活動,帶領學生走上社會調查、訪問、查閱相關資料、召開辯論會,終使他們“懸崖勒馬”。
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,她精心組織班級活動。激光燈探秘、蠶養(yǎng)蝌蚪、體育大沖浪、板報比賽、節(jié)目表演、探討放生的科學、演練地震中的自救……多種多樣的活動中,學生大顯身手,各盡其能,班級涌現(xiàn)出許多小能人,多名學生被評為市區(qū)優(yōu)秀少先隊員,省市四好少年。
潛心品德專業(yè)教學
由于王小倩在品德教學領域成績突出,2006年,她被評為徐州市品德學科帶頭人,同年被徐州市教研室聘為品德學科教研中心組組長,2007年被聘為徐州市品德兼職教研員,2008年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,2010年被評為徐州市首批德育專家培養(yǎng)對象。她甘為人梯,充分發(fā)揮帶頭作用,積極做好市、區(qū)品德教研員的助手。她是一線老師,除了做好本職工作,還擠出時間深入課堂聽課、評課、導課,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搭臺鋪路。她輔導的青年教師參加區(qū)、市、省品德教學比賽均獲一等獎,上各級展示課均獲好評。尤其被評為思想品德特級教師后,她更是扎根一線,耕耘不輟,為推動徐州市品德教學的發(fā)展,培養(yǎng)品德教學骨干教師作出了突出的貢獻。
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,她將道德教育作為自己教育教學的主要研究方向。她埋頭苦讀了大量的道德教育論著,記錄聽課筆記上百節(jié),完成德育實踐札記幾十萬字。她潛心品德教學改革,積極探索《品德與生活(社會)》的教學方法與模式,刻苦磨礪自己的思想,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。她執(zhí)教的具有典型“對話”風格的品德課《皮諾曹的鼻子》在2007年江蘇省《品德與生活(社會)》優(yōu)質課評比中榮獲一等獎。幾年來她參加各級教學比賽,獲得一等獎十余個。
2004—2014年,王小倩多次應邀赴西藏、貴州、浙江等省參加品德教學交流活動,她執(zhí)教的品德課《生日快樂》《我和小動物》《關心老人》《皮諾曹的鼻子》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。她還多次應邀為省內外的兄弟學校做德育工作報告,受到好評。
理論專研結出碩果
王小倩知道,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光有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,還必須吃得了辛苦,頂?shù)米毫?,耐得住寂。她深入專研教育理論,力圖用理論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。不懈筆耕,夜深人靜、孤燈清影中,《讓學生過“有道德”的生活》《追尋有意義的德育課堂》《德育從教師的自育開始》《愛的智慧》《感恩也需要體驗》《走出觀察誤區(qū),培養(yǎng)觀察能力》《放飛》《科學之旅》《孩子你為何不言謝?》《讓孩子自由翱翔》《科學之旅》《批評也需難得糊涂》等優(yōu)質論文一篇篇產生。這些論文發(fā)表在《小學德育》《中國德育》《江蘇教育》《教師報》《語文教學與研究》《成才導報》《生活教育》《徐州教育科研》等國家級、省級、市級報刊雜志上。
2007年,江蘇省教育廳組織編寫家長學校教材,王小倩被吸納為作者之一,獨立完成了五年級《家長必讀》的編寫(8萬余字),成為該教材最年輕的編寫者,該教材已由江蘇少兒出版社出版,并全省發(fā)行。
2014年教師節(jié)前夕,王小倩光榮地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模范教師。